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

The show must go on: The Ruling Class 統治階級的偏執瘋狂
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在西區或是百老匯看戲,有時會遇到一個現象,就是會遇到那些我們熟知的螢幕大明星回到劇場,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演戲。這種傳統其來有自,許多英籍演員都是出身扎實地學院訓練,對他們來說,劇場的現場演出才是真正的肯定。而近來也出現許多製作人利用大明星吸引民眾走入劇場,借此提高票房和票價,卻也引起不少爭議。

        於是我像個普通戲迷一樣,完全沒搞清楚戲的內容,光是看到演出過「X戰警」「贖罪」「真愛之吻」的蘇格蘭男星James Mcavoy的臉印在海報上,就一大清早的守在電腦前準時搶票了。票是提前四個月買好的,剛好遇到家人來倫敦找我,於是開心的跟姊姊一起看戲去。
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The Ruling Class由曾經榮獲奧立佛獎的劇場導演James Lloyd導演,名聲響亮的他近幾年有自己的公司,並且推出多齣主打明星演出的戲。位在市中心的Trafalgar studio就在著名地標Trafalgar Square旁邊,有兩個小劇場。這次演出的Studio 2約有200個座位,我們則很幸運的坐在第二排中間的位置。



       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劇本由Peter Barnes寫成,描述十三世的Gurney伯爵過世之後,依照繼位順序,由兒子Jack世襲爵位。瘋瘋癲癲的Jack先是自稱上帝,並且宣稱自己的妻子只能是「茶花女」。覬覦豪門的親戚們順水推舟找,來了情婦擔任茶花女的角色嫁予Jack為妻,一邊找來心理醫生給Jack看病。下半場Jack看似回歸正軌,有了子嗣,如一般貴族一般的狩獵騎馬,其實他開始相信自己是連環殺手「開膛手傑克」,再謀殺了身邊的人之後,英姿煥發地進入英國上議院,眼睛發紅的延續他的瘋狂。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本來劇場小,對布景沒有太大的期待,沒想到小劇場還是努力做了最大限度地發揮,我們坐在第二排,感覺就像演員站在你面前,連噴口水掉道具都看得一清二楚。James Mcavoy無疑是整齣戲的中心,觀眾看著他蹦蹦跳跳(真的是蹦蹦跳跳跑上跑下,都懷疑他哪來這麼多體力)時而認真時和瘋癲,我看這齣戲之前對James Mcavoy沒有特別喜愛,但是真的是見識到他的功力,跳舞,騎單車,念大段對白都難不倒他,能外放亦能內斂。
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但這也同時成為整齣戲的弱點,導演太刻意的將閃光燈全都放在James Mcavoy身上,以至於整齣戲變成他的獨角戲。走出劇院之後你只能記得James Mcavoy的閃亮演出,讓其他角色都淪為背景。不過我要特別提出由Kathryn Drysdale飾演的情婦Grace是一群演員中,發揮得最差的一位,或許是對角色的刻畫太過薄弱,不像是那個沒啥大腦的粗俗情婦,欠缺說服力。

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只是整場戲看下來,歡笑聲不斷。這種探討階級的劇本本來就很合英國人的胃口,更是許多笑料的來源。劇本的過癮之處在於上半場大家笑的前仆後仰之際,下半場忽然來個大轉折讓你邊笑邊覺得寒毛根根豎起。第一幕的Jack依照世俗的標準是個舉止怪異的瘋子,自稱愛眾人愛萬物的上帝,鄙視威權與惺惺作態的世俗規範。下半場他看似融入上層階級,滿足人的期待,實則瘋狂被更深刻的偽裝起來,化作更尖銳的殺人利刃。

      階級,我們總要講階級。英國大概是世界上少數保有完整階級制度的國家,從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婚禮,到大受歡迎的影集「唐頓莊園」,人們對階級的嚮往和崇拜顯而易見。剛到英國時我還沒有感覺,只是後來認識了更多人開啟了關於英國階級的話題,連課堂上的討論都會出現「藝術是否是精英階級的奢侈享受」「精英階級是否享有更多的藝術資源?」英國號稱是西方民主的楷模,但是仍有打不破的鐵一樣存在的皇室階級存在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一樣的劇本也曾在1972改編為電影,由英國名演員彼得奧圖(Peter O'toole)演出Jack一角。Jack的瘋癲彼得奧圖演輕鬆駕馭,因為是電影的關係,跟劇場相比,更多了一份細膩以及陰沈。

       謝幕之後,觀眾一窩蜂的跑到stage door堵門,有趣的是以亞洲迷妹為多數。後來才知道,很多人為了看James Mcavoy,看了三四次的不在少數。而因為劇中有幾幕是和觀眾互動,觀眾的反應不同,演員的反應也會隨之改變,大概是只有劇場才有的特殊體驗了。在stage door他也儘量有求必應,簽名拍照來者不拒。而他的演出也獲得了2015年Olivier Award Best Actor in a play最佳話劇男主角的提名,以及同年度由觀眾票選的What on Stge Award的最佳男主角。

圖片來源: 

http://www.atgtickets.com/shows/the-ruling-class/trafalgar-studios/

http://www.theatreticketsdirect.co.uk/venue/trafalgar-studios-1

http://www.plurk.com/p/lmfyjs

https://schauwerte.wordpress.com/2015/02/23/in-monchskutte-oder-im-liebestoterschlubber-james-mcavoy-in-the-ruling-class-ist-eine-verdammte-offenbarung/

http://momorang01.tistory.com/entry/제임스-맥어보이의-The-Ruling-Class-새사진

http://ochenlichnoekino.blogspot.com/2014/09/1972.html

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

So much to say: Mamma Mia! 媽媽咪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Mamma Mai的電影我看了非常多次,看到幾乎每一首歌都會唱了。這齣戲的知名度也非常高,台灣,中國也都巡迴過了,但不知道為什麼,到了倫敦之後我卻一直沒有想起這齣戲。這次會去看,也是因為一個機緣巧合。

       只是還好啊,媽媽咪呀從來不會讓觀眾失望。

       冷得要死的2月是排日票的好時間,我和友人原本一起相約排了歌劇魅影下午場的票,天知道在冷風中抖抖抖,等到劇院開門時發現只剩下R排的位子。於是我很果斷地離開了,一邊在西區遊蕩,想著要撿哪齣戲來看。一路走到科芬園,就繞進去Novello Theatre問問。
   
       媽媽咪呀這齣戲沒有日票,問了之下也沒有26歲年輕人的優惠票,但是非常剛好的有半價的學生票,於是我們用原價的半價買到了在stalls的好位子。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Novello Theatre跟其他西區劇院想比大了一些,也因此在週四下午場沒有完售,仍有許多空位,想看戲又不想花大錢的人不妨在淡季平日下午場試試運氣。媽媽咪呀是我們稱之「Jukebox musical」的音樂劇,通常這種音樂劇就是找個知名的團體或是歌手,用大家原本已經耳熟能詳的歌曲串成一齣戲。這種戲通常創作起來免去了作曲的煩惱,加上觀眾原本就已經對劇中歌曲朗朗上口,於是買票看戲的意願增加,看戲時也更能融入劇情。

        我其實對Jukebox musical並沒有特別喜歡,往往覺得歌好聽,卻失去了劇情得深度和完整性,流於哼哼唱唱的音樂會。但有趣的是,媽媽咪呀是瑞典國寶團體ABBA的音樂大會串,但是我反而是先接觸了媽媽咪呀這齣戲,才認識了ABBA。先看了電影,才把劇中每一首歌練得朗朗上口。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跟電影將場景直接整個搬到希臘很不同,劇場版的媽媽咪呀的舞台相對簡單,只靠著幾片地中海的白牆和藍色倒影就撐起整個故事。跟豪華音樂劇「歌劇魅影」的瘋狂換布景也不同,媽媽咪呀著重於蹦蹦跳跳的演員和誇張的肢體動作,以及帶起現場觀眾的情緒,歡樂的度過三個小時。媽媽咪呀大概也是少數有「安可」的音樂劇,謝幕之後演員還換了更閃亮的戲服出場,帶動跳般的讓整場觀眾全部站起來,繼續熱歌勁舞,讓觀眾心滿意足的離場。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要知道大部份的Jukebox musical的劇情很容易流于俗套,但是媽媽咪呀的劇情卻寫意外的好: 即將步入禮堂的蘇菲,偷翻媽媽唐娜的日記本,發現有三個可能是她父親的人選,於是將他們三個通通請來希臘小島上,希望能認出自己的父親,陪她步上紅毯。跟電影版比起來,劇場版的多了幾首歌,時間更長,也讓角色的塑造更為完整。雖然是一齣歡樂的喜劇,但是正由於歌詞簡單易懂,讓我有好幾次都覺得心有戚戚焉。


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 
        有趣的是,我一直以為媽媽咪呀是來自美國的音樂劇。劇場界有個現象,美國擅長音樂劇,英國擅長話劇。沒想到這齣熱熱鬧鬧的音樂劇首演卻是在倫敦,也算是一個很特別的殷國音樂劇。值得注意的是,原本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都是常駐演出,但百老匯于2015年9越風光下檔了,從此之後要看媽媽咪呀,就只能到倫敦,或是等巡迴演出了。

        如果有機會(加上票價可以接受的話),媽媽咪呀是我會想要在看第二次的戲。因為需要用頭腦看的戲很多,可以讓你大哭的戲很多,但有時候啊,你還是需要一齣像媽媽咪呀這樣的戲,不用什麼深切的人生道理,感動可以簡單而易懂。人生中那些悲喜與激動,你只要走入劇場,就能用三個小時唱唱跳跳的去體會。

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westendtheatre.com/6512/theatres/novello-theatre/

https://www.londontheatredirect.com/musical/1017/Mamma-Mia-tickets.aspx

http://www.mamma-mia.fi/en/the_show/

https://www.expedia.com/things-to-do/mamma-mia.a169716.activity-details




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

淋了托開酒的雞翅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儘管如此,我的食慾卻很好,吃了幾片蝦仁,和淋了托開酒的雞翅膀。」

週四夜晚的倫敦巴洛市場人聲鼎沸,許多人是為了新鮮的生蠔而來。吃完鋪在碎冰上的海鮮盤,我們要了甜點菜單。由於我宣稱焦糖烤布雷是我最喜歡的甜點,於是過飽的我們還是決定要來一份。

A驚喜地發現餐後甜酒菜單裡,有少見的匈牙利甜白酒,非常興奮的說要點給我喝。這種金黃色的甜白酒由樹上已經枯萎的葡萄釀製,讓葡萄染上貴腐菌,甜度非常高。他的擁戴者從法國的路易十四,到俄國沙皇都有。

而我直到要放照片到Instragm上的時候,才問了A這種酒的名稱到底要怎麼拼。

Tokaji,他說。

原來這就是托開酒,歌劇魅影的原著裡,女主角克莉絲汀被魅影艾瑞克帶入地宮,戰戰兢兢坐在湖畔吃的第一餐,就是「淋了托開酒」的雞翅膀。

而我早已訂好週末的戲票,和A相約在倫敦西區女王陛下劇院的門口,這齣舉世聞名的音樂劇已經在倫敦從1986年連演至今,堪稱音樂劇界的傳奇。歌劇魅影是我的劇場啓蒙,已經看過九遍了。A問我為什麼是歌劇魅影呢?他問。號稱在倫敦住了12年,但是他一次也沒看過。

因為啊,我說。每次看完這齣戲,我總有想要接吻的衝動。

燈暗,序曲響起,我們跟著克莉絲汀一起進入奇幻而瑰麗的地宮,開啟她最底層的欲望幻想。絢爛而華麗的戲服,二十多個演員在舞台上的大階梯起舞。暗黑為底,躁動而浮誇的狂歡之下掩飾著不安,克莉絲汀被迫要在愛與死亡之間,做出選擇。這是1986年的大音樂劇時代,整齣戲精緻的像是畫卷一般展開。處處是細膩的巧思,布景運作的天衣無縫,音符從27人編制的樂團沼澤中傾瀉而出,這是毫無掩飾的直接感動,這是他能連演30年的原因,這是無法複製的劇場魅力,劇場的華麗年代。

而我就暈眩而著迷的坐在觀眾席裡,猛然的被飲酒的記憶喚醒。你要如何才能用味覺去品嘗一部戲?我終於知道顏色如黃金,味道如蜂蜜的托開酒,是如何用他獨特的味道,讓我和19世紀末的巴黎重逢。


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

So much to say: Sweeney Todd瘋狂理髮師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演出,是在2014年底的時候,由「雖然已經離開倫敦但仍天天喊思念倫敦」的表姊介紹。這個製作最大的噱頭就是將戲搬到位於倫敦南方的Tooting的老牌派店Harrington Pie Shop演出,製作公司Tooting Art Club是一個社區型的小型劇場,當初這齣戲推出來時,製作人還親上火線錄製影片募集資金。




        只是那時對看戲還不熟,忙著忙著也就忘了去看。等我再注意到他時,發現這個製作被西區的大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看上,決定出資將戲搬進西區裡演出兩個月,當然,票價也跟著漲上去了。

        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於是我們走進這家位於西區熱鬧大街上的「偽派店」,先是穿過昏暗的酒吧,再依序擠進小小的派店,跟其他68個觀眾坐在餐桌上看戲。場地太小了連box office都沒有,你還要去隔壁演「悲慘世界」的皇后劇院領票,買票時還能加購晚餐,在好戲開演前先來一份熱騰騰的肉派。

        倫敦大概是最適合搬演這齣戲的城市,19世界的倫敦步入工業革命,我們的悲劇英雄從烏烟瘴氣的都市傳說中破棺而出。當年位高權重的法官覬覦理髮師陶德的美貌妻子,將陶德陷害入獄,同時奪走他的女兒喬安娜。十多年後誓言報仇,在熱心幫忙的派店老闆娘樂芙特太太樓上開起了理髮店,陶德伺機而動等待報仇機會,期間偶爾殺掉上門理髮的顧客,屍體再丟給樂芙特太太做人人肉餡餅。


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 整個場地只能容納68個觀眾,演員只有7個,樂團4人,吧檯就是主舞台,樓梯上去就是陶德的理髮店。場地這麼小於是演員連麥克風都不用戴,直接原音在你旁邊演出,有時直接坐在你旁邊唱,滿臉血跡的衝著你大喊,或是把殺掉的屍體扔在你座位旁。於是觀眾輕易的被帶回19世紀的倫敦,階級壓榨,都市傳說蔓延,龍蛇雜處,狗咬狗,人吃人,殺人不用償命。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史蒂芬桑坦最令人拍案叫絕的就是他精準,辛辣而諷刺的歌詞,一針見血的直搗人性。在第一幕時,整齣戲其實有著濃濃的嘲諷喜劇風格,我們跟著劇情發展,將道德壓至最低點。陶德所處的階級讓他無法對自己的悲慘遭遇發聲,那麼就另闢途徑,讓那些上層階級的人用另外一種方式「服侍」下層階級吧!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觀眾跟著嘻嘻哈哈,到了第二幕才嗅得悲劇的味道。陶德宣示自己的殺人行徑是出自他對妻女的愛,但殺到後來他連自己的妻子都認不出來 ; 樂芙特太太剛自己對陶德的迷戀隱藏在友好的面具之後,為他隱瞞兇案隱藏屍體,到頭來還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。我們都宣稱自己的行為是出自於崇高的目標和愛,最後才發現都是為了自己。



       下戲之後觀眾紛紛到外面的酒吧喝酒,還能跟演員聊上幾句。飾演陶德的Jeremy Secomb在台上兇的要死不苟言笑,但其實人非常好且有著可愛的小酒窩。Siobhan McCarthy的樂芙特太太算是恰如其分,但有點可惜的沒有特別驚豔的演出; 一直瘋狂飆高音的Zoe Doano演出陶德的女兒喬安娜,角色的天真和神經質演得十分到位,派店的演出結束之後她也前往擔任悲慘世界的珂賽特; 喬安娜的情人水手安東尼Nadim Maaman,一開始覺得他有點太過世故少了點安東尼那種年輕的蠢勁,好在美麗的男高音補充了這份不足,也有幸在隔年「歌劇魅影」的舞台上跟看見他的拉爾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我和朋友又在酒吧逗留了一陣子才離去,但是剛剛三個小時帶來的震撼還縈繞在彼此心中揮之不去。更讓我驚喜的其實是原本的製作是社區的小劇場,但是他們結合當地知名的特色,成功創造出好票房,更讓西區製作人願意出錢將整齣戲搬進市區。位於倫敦南方的Tooting有許多印巴移民(最近很有名是因為出了一位穆斯林市長)這樣非倫敦市中心的區域,沒有充足的資金,但是仍不放棄對社區劇場的建設,也難怪英國可以在劇場教育如此成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