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

Music of the night: John Woolrich at 60: 交響樂團Britten Sinfonia

        我對classic music(古典樂)的認識非常粗淺,雖然我一直被誤認有學音樂,家裡也常常放古典音樂會(尤其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)的DVD,但是知道的其實也就那幾首。通常一個城市都會只有一個交響樂團,但是來到倫敦,才發現光是這個城市就有好幾個樂團。也花了一些時間上網找樂團的演出資訊,但是發現明年的柏林愛樂已經被搶購一空之後,加上最近都沒有「認識的曲目」,我就興趣缺缺了。

         所以會去聽這場音樂會也是巧合一場,那周系上請到Britten Sinfonia的負責人來演講,最後他慷慨的表示這周四的演奏會還有剩票,想要去的人只要寫信請他留票即可。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這是我第一次到Barbican centre巴比肯藝術中心,整個藝術中心占地非常大,有劇院,音樂廳,圖書館,電影院,展覽場地,餐廳咖啡廳等等。這座當代粗獷風格的建築坐落在倫敦城北,還是兩個交響樂團的駐團地。原本想趁機好好逛逛,沒想到倫敦地鐵大誤點,尖峰通勤時間大家都擠在月台卻沒車來。搞到最後我出地鐵站就在整個Barbican亂鑽,最後還是因為遇到同學才順利找到音樂廳。

        這次的音樂會是慶祝英國當代作曲家John Woolrich 60大壽所舉辦的,7點半演出正式開演前還有座談和小型演奏會。我對古典樂曲超級不熟,對當代樂曲就更不熟了,所以座談會也是聽的一知半解,但是在演出正式開始,整個管絃樂團坐在台上拉起琴弓時,還是讓我為之驚豔。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不管是十多人編制的音樂劇樂團,還是40人大編制的歌劇樂團,藏在樂池裡面的他們往往淪為配角,即便我再怎麼努力聽, 還是很容易被舞台上的表演拉走注意力。而在演奏廳裡,就可以全神貫注的「看著」樂團演出。

        其實整場聽下來最讓我驚歎的,是場地音效實在太好!一直一來,表演場地音效最好建材是木材,所以即便像富麗堂皇而古典的皇家歌劇院,地板也一律換成木材,就是為了達到最好的音效。雖然不是大的演奏廳,但是完全把外界的聲音隔絕掉。

        意外的發現這個樂團明年春天要演奏「郭德堡變奏曲」,天啊是我的郭德堡,終於有機會聽到現場演奏了。於是馬上沖到box office買了10鎊的票,現場買還不用booking fee喔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另外很有趣的注意到,中間幾排的位子後面有刻著不同人的名字,這幾周上課的Fundraising馬上在眼前上演了。(笑)

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coolplaces.co.uk/places/uk/england/london/city/2740-barbican-centre

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

At the opera tonight: Glare/ review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我從來沒看過英文歌劇,像English National Opera明年要演英文版的卡門,就被我馬上否決掉了。並不是不喜歡英文,而是覺得聽什麼都應該要聽「原文」,而這齣「Glare」是全新創作,「世界首演」廣告上很驕傲地宣告著。
        買票也是陰錯陽差,Royal Opera House有一個學生福利,只要你註冊他們的學生會員,有時戲如果還有剩票,就會以10鎊的超級優惠價格釋出給學生購買,並且會寄email通知你,只是數量有限就比誰手腳快了。
        我快把Royal Opera House的秋季節目單翻到爛了,所以知道這齣戲。因為不是名劇所以沒有很大的興趣,但是看到放出10鎊票,看預告片又氣氛詭異,還警告你「會有刺眼的燈光,成人議題,包括性暴力。」
        這不是逼我下手嗎?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「Glare」是在Royal Opera House裡的Linbury Studio Theatre演出,約是可以容納一百多人的實驗性劇場。我買的早,位子在Lower Gallery第四排中間,視野很好,看得清楚演員的臉,也能看到整個舞台的設計。


        時間設定在現代的倫敦,亮燈一開始就是男主角拖著大塑膠袋,撲通一聲把屍體丟到大垃圾桶裡。觀眾同時也看到角落另外一個女生,在浴室的洗手台前,「Fuck!」一聲之後滿手腕血痕。


        整齣戲只有四個角色: 一個男高音,一個男中音,一個女高音和一個次女高音。他們所飾演的角色也寫得非常符合這幾個音域。於是即便把時間拉到現代,歌劇題材的本質還是不變的,有激情,欲望,猜忌與背叛。因為是一齣新編歌劇,沒有人知道劇情走向,於是我們跟著演員經歷「兩次」的恍然大悟,最後才知道悲劇已經發生。


        舞台一幕到底不換幕,只靠道具的更動和燈光來表示場景轉換。一樣有樂團,只是編制大概在十人左右,並且加入許多現代音樂。雖然是唱英文,但是還是有打字幕。第一次發現自己聽得懂歌劇感覺很有趣,基本上為了讓觀眾快點進入狀況,通常歌詞內容都不會太艱澀。而歌劇的題材選擇必須強烈,情感必須強烈到可以唱出來的地步,觀眾才不會覺得可笑。
        坐得離舞台很近,於是可以仔細觀察演員,包括他們的動作表情和唱歌的方式。當其中一幕女高音拉花腔高音的時候,我才瞬間明白: 原來這種藝術,真的是把人變成一種樂器的一環,並且是有靈魂的樂器。



        我們該如何定義人性?當你到處嫌棄交往過的女人的各種缺點,卻在同時遇到一個完美,幾乎為你量身打造的女人,是否又會有猜忌的不安?回來看劇評,發現反應很兩極,泰晤士報給到5顆星,What on stage只給了兩顆。有個劇評讓我恍然大悟: 非常好的製作,但是想要傳達的意思不明確。
        於是我們到謝幕之後都還竊竊私語,觀眾席中傳達著戲中情節的不安。詭異的氣氛像乾冰一樣,從舞台上方出來蔓延到舞台下。

       「你喜歡這齣戲嗎?」
       「嗯...我不知道,我要想一下。」


時間: 2014年11月19日
地點: Linbury Studio Theatre, Royal Opera House, London
演員: Sky Ingram/ Amar Muchala/ Clare Presland/ Ashley Riches


圖片來源:
http://trendfem.blogspot.co.uk

http://www.londonoperatickets.com/event/en/285/COVENT-GARDEN-OPERA-Tickets/The-Trial.html

http://www.roh.org.uk/news/your-reaction-glare

http://bachtrack.com/review-glare-eichberg-royal-opera-november-2014

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

The show must go on: 倫敦西區看戲全攻略: Shakespeare in Love莎翁情史


















"Shall I compare thee...."

        亮燈之後,看見我們的威廉被一群人期待地圍繞著,文豪絞盡腦汁,卻完成不了他十四行詩的第一句。我在黑暗中笑了,想起第一次聽到這首詩,是電影中藍眼睛的彼得奧圖,坐在浴室外面緩緩念出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這齣戲從今年春天開始上檔,雖然幾乎每天在TKTS都有便宜票,但是看過的人都說不錯。那天下午看完Macbeth走出劇院快5點,想說人都在西區了就再撿齣戲來看吧。剛好Noel Coward Theatre就在隔壁,於是就走進去問還有沒有day seat。可能現在是淡季的關係,居然還有第一排中間的位子,15鎊一張。不過英國人賣票也很老實,他會誠實的跟你講說「舞台有點高,所以你必須仰頭看,有些場景可能會被遮到」而我也沒打算花超過15鎊的價格進劇院,於是就爽快掏卡片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開演前的空閒我太過悠閒地逛街,後果是差點遲到最後在西區亂竄狂奔。上氣不接下氣的在7點半跑到劇院門口,工作人員要求看我的票,包包 掏了半天他才放我進去。要往下走時領席員也攔住我,確認票上的位子在stalls之後指引我進去。
        結果我狂奔到位子上,坐定一看,發現我手中捏著的其實是上週西貢小姐的票...(笑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第一排真的很前面,所以我真的仰了兩個多小時的頭。舞台設計很有環形劇場的味道,中間的木平台是可以前後移動的: 往前移觀眾就看到舞台前,往後移就變成劇場後台。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下午看的是血腥的悲劇,而晚上的莎翁情史則是不折不扣的喜劇,幾乎每幾分鐘觀眾就哄堂大笑。劇情跟電影大同小異,有時連台詞都一樣。於是在這個歡樂的都鐸時期,演員,編劇,貴族,女王在舞台上跑來跑去。只是我覺得因為是真人在你眼前演,所以好笑和好看程度大大加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因為這齣戲才剛上演,所以我看的全都是首演卡司。 Tom Bateman飾演我們瘋狂的莎士比亞,兩個小時看下來沒看他停止激動過。一開始我對Lucy Briggs-Owen詮釋的Viola很不習慣,覺得她的聲音很低沈,又太過開放一點,完全沒有大家閨秀的感覺。結果越看越喜歡,Viola出身商賈之家,很喜歡她的大膽示愛,女扮男裝跑去劇場演戲。為了喜劇效果,跟男主角接吻的時候也毫不客氣的抓他的屁股。看下來覺得Briggs-Owen的Vilola演得比葛妮絲派特洛好太多了(至今不明白當年他為何可以打敗凱特布蘭琪拿影后...)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另外我覺得應該全場的女性觀眾都愛上莎士比亞好友,同是劇作家的Marlowe(David Oaks)。他跟為愛瘋狂的莎士比亞比起來冷靜許多,不時幫忙出主意,搜集靈感,也幫文豪墊背讓他爬到陽台上跟Viloa幽會。重點是Oaks本人聲音悠揚的英國腔實在太好聽了。
        光是幾個主角是不足以成就一齣戲的,最棒的部分在於每個角色都恰如其分,只要站在台上,即便沒有鎂光燈,他們還是完全進入自己角色的狀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中場休息的時候在劇院亂晃兼場勘,非週末場的晚上其實還是有做到9成滿,而視野最好的位子應該是在royal circle前排。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即便這是一齣笑料不斷的喜劇,我還是在某些橋段濕了眼眶: 當最後陰錯陽差,Viloa臨時上台扮演朱麗葉,他下台之後被同劇的演員簇擁,開心地喊出:「我終於上台演戲了,我終於...成為你們的一份子。」這裡有她掙脫時代對女性的束縛,勇敢說出自己對戲劇的喜愛。
        而最後莎士比亞拉著Viola說要私奔,果然還是女生成熟許多。私奔?然後呢?隱居一生?劇場就是你的生命,留在倫敦,繼續寫作,我寧願坐船遠去新大陸,而在你筆下成為永恆。「好好寫我。」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散戲之後本來想直接回家,結果友人堵們的興致很高。於是我們走到stage door,發現已經有幾個觀眾站在外面了。果然不是特別場次的話,演員通常20分鐘之後就會走出來了。我們順利Tom Batemen和David Oaks合照,兩個演員人都超好,還會親切地摟住你。

        而我要完合照,也不忘跟David Oaks說:「你聲音超級性感的!」
        他笑著說:「謝謝你,我母親也一直引以為傲。」




















時間: 2014年11月11日 19:30
地點: Noel Coward Theatre, London
演員: Tom Bateman/Lucy Briggs-Owen/David Oaks

圖片來源:
https://thewaltdisneycompany.com/blog/first-look-shakespeare-love-london-stage

http://www.show-and-stay.co.uk/london-plays/shakespeare-in-love.html

https://thewaltdisneycompany.com/blog/first-look-shakespeare-love-london-stage

http://www.fanforum.com/f367/david-%7C-juan-10-usual-you-have-nothing-say-juan-his-privates-63127823/

https://thewaltdisneycompany.com/blog/first-look-shakespeare-love-london-stage

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

The show must go on: Macbeth馬克白/review
















" Tomorrow, tomorrow and tomorrow."

        據說這部戲在網路上的宣傳詞是「近期之內唯一演出的Macbeth!」,就知道英國人多愛莎士比亞,更愛「這齣蘇格蘭劇」了。因為我只要是Macbeth就會買單,加上National Theatre有給16-25歲年輕人的購票優惠(上網站註冊輸入出生年月日即可),一張只要5鎊,而且往往在不錯的位置,於是就在週三下午下課之後直奔西區。

        National Youth Theatre隸屬於National Theatre,只是演員都是大約17歲到20歲左右的青少年。請不要小看這個青少年劇團,許多英國硬底子演員如影后海倫米蘭,影帝丹尼爾戴路易斯都是出身這裡。這齣戲只有下午場,我們那場熱熱鬧鬧,有兩團小朋友應該是整個班級帶來看戲了吧。 Ambassador Theatre雖然有個恢弘的名字,但是其實是個小劇院,讓我走進去的時候直呼好可愛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雖然今年年初在紐約看的「Sleep no more」也算馬克白,跟著演員上氣不接下氣跑了三個小時但他是舞劇,而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應該是他的台詞。我對馬克白的對白多麼熟悉,現在終於看到全本在我眼前上演。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
      故事設定在一次大戰的德軍陣營。雖然都是年輕演員,但是都有超齡的表現。Lady Macbeth註定是個光彩奪目的角色,隨著劇情推移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心情轉折。Macbeth上扮演力量稍弱,還好在下半場有扳回一成。

        導演加入了一整段原本莎劇中沒有的小丑獨角戲,臉塗的白白的 法式小丑拿著手風琴在台上做出各種誇張的 唱段,在晚宴一幕中,所有的賓客也都帶上白手套,用法式小丑默劇來表現出 戲中那種詭異不安的氣氛。因為不換幕,所以舞台設計十分簡單,在第二幕開場Macbeth尋求女巫預言時巧妙地運用紅色布幕投影,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
       雖然是青少年劇團,雖然好多是小朋友來看,但是台詞一句不減,角色殺傷力也一樣,Macbeth還是滿身是血的從國王房間跑出來,Lady Macbeth仍舊在病房中不停搓著自己的雙手,結尾Macbeth的死亡更是將整齣戲拉到最高潮。

時間: 2014年11月11日 14:30
地點: Ambassador Theatre, London
演員: Eleanor Bryans/ Grace Chilton/ Adam Deane /Sophie Dyke /Sam Hevicon

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nationaltheatre.org.uk/shows/nyt-macbeth

http://www.ayoungertheatre.com/review-macbeth-national-youth-theatre-ambassadors-theatre/

http://www.thestage.co.uk/reviews/review.php/40296/macbeth-img

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

At the Opera to night: Carmen卡門/review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莫札特普遍氣氛歡樂,威爾第優美,普契尼悲戚盪氣迴腸。但是只有一個卡門。獨一無二的卡門。在歌劇的分類上,應該把卡門單獨分出一個類別來,因為沒有任何一齣戲像她一樣熱情,爆發力十足,生也張狂,死也張狂。
         就算不聽歌劇的人,也一定聽過最有名的「哈巴奈拉舞曲Habanera」,還有第二幕的「鬥牛士之歌Vivat, Vivat le torero」,這齣西班牙氣息濃厚的歌劇,其實是法國作曲家比才的作品,全部用法文來唱,於1875年首演於巴黎喜歌劇院,據說因為角色設定是「粗俗的士兵,放蕩的菸廠女工」非常不符合當時的審美觀,於是遭到喝倒彩的命運。首演三個月之後,比才抑鬱而終,但是卡門卻持續上演,支持的多是一般平民觀眾。
        而到現在,卡門已經是全世界歌劇院最常搬演的劇碼之一。

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錯過今年上半年在Royal Opera House的Carmen讓我扼腕不已(而且還是我喜歡的次女高音),於是開始野心勃勃的搜尋英國哪裡還有上演。明年五月在倫敦的English National Opera其實會演,但是會唱英文。我第一次的卡門只能是法文啊!好在找到Welsh National Opera會有巡迴製作,查到一個比較剛好的時間是在Reading week的時候在利物浦,會演兩個晚上。
        我只會在英國一年,所以就下手吧!

        於是我有個獨自一人的兩天一夜小旅行,搭兩個小時的火車來到這個西北邊的城市,以海風,港口和輪船著名。下午悠閒地逛完美術館和市立圖書館,回hostel換好衣服就直奔劇院。演出的劇院在火車站附近的Empire theatre,算是利物浦的大劇院之一。
         直到燈暗下來,樂團奏出第一個音符的時候,我還是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,這齣歌劇我從大學得時候開始聽,每一幕都滾瓜爛熟,多少個夜晚我在youtube上面瘋狂看影片,而現在我終於坐在這裡。


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以前不懂為什麼傳統歌劇院都是馬蹄型觀眾型設計,這次當演員唱出第一句歌詞就懂了: 音效其實和倫敦的皇家歌劇院差非常多。即便到了現在,唱歌劇還是「不使用麥哥風」,完全靠歌聲和場地的共鳴。一般劇院你會感覺到聲音是從舞台上特定位置傳過來的,但是歌劇就可以達到彷彿是環繞音響的效果。


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不過其實對於這場卡門,我大概只會給兩顆半到三顆星的評價。

         進戲院前我已經很努力把之前聽的這種版本都拋開了,因為是巡迴演出我也沒有對舞台設計要求太多,但是整個看下來感覺實在一般。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其實當你在看戲的時候,卡門的角色不是那麼討喜。我們的第一女主角是「次女高音」,聲音比女配角還要低一些。她不是豪門千金或小家碧玉,是個大剌剌抽煙的菸廠女工。加上現在國外搬演歌劇尺度越來越大,卡門常常在舞台上腳開開或纏在男主角荷西的身上。於是這個角色必須被好好詮釋,否則就無法說服觀眾。Alessandra Volpe的聲音不錯,但是我對她的演技頗有微詞。她的卡門只停留在很表層,不夠有層次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Peter Wedd飾演的荷西剛好相反,聲音普通,但是非常努力在演。你可以看到荷西這個角色的轉變: 從原來的老實士兵,到被卡門吸引,為了卡門加入走私行列,面對青梅竹馬梅賽德絲苦求他回頭,到最後在鬥牛場外拿出刀子的絕望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比才其實位女配角梅賽德絲寫了兩首優美的詠嘆調,尤其是在第三幕的「我無所畏懼」旋律優美,簡直就是給女主角的待遇。無奈我對這個角色一直沒感覺,但是演唱的Emma Carrington是今晚唱得最好的一位,壓過其他要角,觀眾的掌聲也毫不吝嗇。



        至於舞台設計,真的很陽春。其實巡演也有巡演的設計方式,但是這次舞台很簡單,燈光也打得不怎麼樣。我知道第三幕走私隊伍在山裡面的場景是晚上,但是怎麼可以設計到我坐在stalls都覺得暗到不行,而且梅賽德絲唱詠嘆調的時候站在舞台太裡面,焦點很難集中。
        好在終場第四幕燈光又亮了,加上是熱鬧,旋律熟悉的群唱,終於讓人眼神一亮,只是歡樂的背後是宿命的到來。穿著一身白的卡門出場,不聽女伴勸阻執意在鬥牛場外等新任情人鬥牛士。終於是我最期待的最終幕了,導演安排兩人走到舞台最前方,讓後面的彩繪大布幕降下三分之二 : 又是一個大敗筆,整個舞台看起來超怪。
        但是我還是得坐直身體,全神貫注,因為在這幕,有為愛瘋狂的荷西,而觀眾到最後一刻才明白,卡門最愛的其實是自己。
        她生也自由,死也自由啊。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於是雖然我批評頗多,認為某篇劇評評論很中肯 : 這次Welsh national opera的製作水準「剛好符合票價而已」,謝幕時我還很是激動,走回hostel的路上滿腦子旋律。回到房間發現有一對法國情侶室友,呢噥的法文讓我恍如還置身歌劇裡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在倫敦以外看歌劇的體驗頗為新鮮,利物浦的觀眾含蓄一點,不會像倫敦皇家歌劇院的觀眾很誇張的喊著:「Bravo!」。序曲的音樂分為三段,第一段歡樂,第二段著名的「鬥牛士之歌」,第三段是低沈的宿命旋律。就在序曲第二段熱鬧結束之後,許多觀眾鼓掌起來,拍了兩下發現後面還有音樂。
        我早已經把DVD看到爛,知道音樂頓點在哪裡,只是那時候我還是笑了一下,覺得有什麼關係呢?我多努力說服別人歌劇不是high art,所以聽到你覺得很棒的地方就鼓掌吧!
        尤其是卡門啊我的卡門,她沒有穿著高跟鞋,是赤腳踩在安達魯西雅黃色的泥土地上。
     

圖片來源:

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10/01/02/arts/music/02carmen.html?_r=0

http://www.agenciafebre.com.br/royal-opera-house

http://www.gettyimages.co.uk/detail/news-photo/alessandra-volpe-as-carmen-performs-during-the-welsh-news-photo/455582718

http://www.wno.org.uk/event/carmen

http://www.walesonline.co.uk/whats-on/arts-culture-news/review-carmen-welsh-national-opera-7811150

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So much to say: 倫敦西區看戲全攻略: Miss Saigo西貢小姐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1980年代是英國的大音樂劇時代,由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主導,以龐大的製作,誇張的舞台,大量的演員,一連開發了「貓」「悲慘世界」「歌劇魅影」和「西貢小姐」。
        西貢小姐在倫敦西區上演10年之後光榮下檔,今年為紀念首演25週年,麥金塔重新在西區復排上演這齣戲。雖然錯過去年很多齣大戲,但是今年可以看到西貢小姐也是覺得頗為幸運。西貢小姐從賣預售票就開始紅紅火火,幾乎不打折,沒有學生票,經過鍥而不捨的搜尋,發現這家劇院會保留stalls第一排(約20多張)的day seat(日票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Day seat只在當天發售,10點box office張門之後開始賣,一張20鎊,一人限購兩張(要看有照片的ID)售完為止。因為11月不是看戲旺季,所以我預估只要早上8點左右到box office就可以買到票了。難得起了個大早,到的時候發現前面已經有兩個人在排隊了,倫敦已經進入深秋,那天早上的體感溫度只有4度吧,真是凍到手都失去知覺了。站了兩個小時買到票之後馬上直衝咖啡店,再快速奔向oxford steet大買衣服。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女主角Kim的扮演者,年僅18歲的Eva Noblezada是賣點之一,我們的女主角要有好體力(連唱多首歌)還要有年輕清純的長相才能說服觀眾。Eva的詮釋很恰當,但也有僅止于此,沒有太大的驚喜,可能還太年輕的關係。唱男主角Chris的Alistair Brammer的聲音非常漂亮,幾首詠嘆調讓觀眾贏的觀眾的大鼓掌。
        另外一個主要角色Engineer,Jon Jon Briones原來是倫敦首演班底之一,所以他最後出場謝幕,這個角色很容易贏得觀眾的喜愛,為這個大時代悲劇帶入一點點的歡樂氣氛。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作曲者荀伯克在整齣戲中加入大量的東方絲竹元素,只是我看下來還是很難不想到他的另外一部名作「悲慘世界」,編曲和樂器編制的方式都非常相似,其實連題材也是類似的。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至於舞台設計完全就是大音樂劇的規格,完全不惜重本的大量換幕。一直聽聞西貢小姐的「直升機」幕最為有名,但是我沒想到除了聲音和猛朝觀眾席吹的風,他們居然真的搬了一座真的直升機到舞台上。坐一排前面沒有其他觀眾遮擋,於是臨場感非常強,好像自己也是困在圍牆外面,絕望的看著直升機飛走的越南人民之一。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就算有多麼歡樂的氣氛,在舞台上載歌載舞,西貢小姐還是徹頭徹尾的悲劇,一個「沒有人是真正的壞人」的悲劇,大時代促成的悲劇,戰爭之下受苦的人民太過無奈,所有人只能想辦法活命,有ㄧ幕Chris被越南人民圍住,他們要的不是自己離開越南,而是「帶我的家人走」。
        西貢小姐曾經多次被說有濃濃的「歧視亞洲」意味,故事改編自普契尼的「蝴蝶夫人」,描繪「柔順而聽話的亞洲女子」,劇中許多唱段也有諷刺的歌詞(值得一題,我發現在這次復排中有許多歌詞被改掉了)。有人評論西貢小姐跟「杜蘭朵」ㄧ樣不倫不類,充滿西方人的刻板印象,和對亞洲的畸形幻想。
        但是瑕不掩瑜,怎麼樣都遮不住史詩音樂的壯闊美麗。















     
        復排首演時,飾演原版工程師的Jonathan Pryce說:「我不會說西貢小姐是個適合闔家觀賞的戲...她更適合成人來看。」的確,西貢小姐的悲劇性太過深沈,太過年輕或是尚未經過世事的人,是無法懂得其中滋味的。坐在舞台正前方的我,也跟著劇情推移哭了多次,有時是為無法選擇命運下海的越南姑娘,有時是為彷徨不知何時回家的美國士兵,有時是為無法選擇出生的時間地點,但是想要活下去的欲望都是一樣的。
        有時是聽見Chris用力對Kim喊說:「我會帶你離開這裡!」但終究只是夢一場。
        有時,是聽見「This is the hour」這首歌,一個我聽了十多年的旋律,終於能坐在劇場裡,親耳聽見它響起。


時間: 2014年11月4日
地點: Prince Edward Theatre, London
演員: Eva Noblezada/Alistair Brammer/Jon Jon Briones

圖片來源:
http://randyreport.blogspot.co.uk/2014/07/trailer-gorgeous-video-footage-of-new.html

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culture/culturepicturegalleries/10806913/Miss-Saigon-new-Sir-Cameron-Mackintosh-production-in-pictures.html


http://www.visitlondon.com/things-to-do/event/31864669-miss-saigon-at-the-prince-edward-theatre


http://variety.com/2014/legit/reviews/west-end-review-miss-saigon-1201189069/

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

The show must go on: Electra: review


        公車從市區駛離,越過泰晤士河,遠離有著密集劇院的西區,總是會經過Old Vic劇院。我就在搖搖晃晃的紅色雙層巴士上,看見這張海報,上面是一張不會錯過的臉。多好的宣傳方式,即便你叫不出演員的名字,還是一下就可以認出這張曾經在大螢幕上出現的臉。小時候一度以為Kristin Scott Thomas是法國人,源自於特別的嗓音和舉手投足之間的優雅,後來才知道她是道道地地的英國演員。
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於是回家趕緊上網查票,這家劇院有一種票是給年輕人(16歲-25歲)的優惠票,票價只要12鎊,而且是在中上的位子(真的是超感人的,不像台灣800元學生票都坐到天上了)


        這家建於19年代初期的老牌劇院很有味道,現在的擁有者是演員凱文史貝西。後來舞台的設計十分多樣,中間的觀眾席可以拆掉放置圓形舞台,原本的鏡框式舞台也能打開再放置觀眾席,方便適應各種劇作的需求。


        我的12鎊是在舞台側邊,離舞台頗近,因為是圓形舞台所以演員會到處走位,不會會特別面向哪邊。這次Electra是一幕到底不換幕,開演也驚喜的發現居然有字幕。


        Electra,恐怖的希臘悲劇,殺子殺夫最後還殺母。Electra是特洛伊戰爭中,希臘主將阿伽曼儂的女兒,阿伽曼儂從戰場上回來之後,被皇后Chrysothemis和其情夫Aegisthus謀殺篡位。此後Elecctra陷入近乎瘋狂的悲傷,對母親的恨讓她將希望寄託在逃亡的弟弟Orestes身上,促使他殺了母親為阿伽曼儂復仇。Electra不是一個容易喜歡的角色,詩人Frank McGuinness形容「就像是女版的哈姆雷特」她激烈的行為,和對母親濃烈的恨意,也被後人被解讀成為「戀父情節」,


         Kristin Scott Thomas的Electra也是瘋狂的,觀眾看著她咒罵母親,埋怨妹妹,聽到弟弟死了的假消息時倒地痛哭,沒有底線的在沙地上爬行吐口水,失而復得的狂喜。一切都是張狂而嘈雜的,在我看來,直到有一刻才安靜下來。
        是她看見弟弟Orestes走進屋子,她在門外安靜的聽著母親的尖叫聲,從那刻Electra安靜了下來,Aegisthus回來了,眾人手忙腳亂,她舉起已經沾血的刀子遞給Orestes,做了,就只能做完,最後她冷靜地站在樹邊,看著Aegisthus被殺死。
        復仇終於完成。


        整齣戲的基調還是古典的,演員的戲服,舞台中間矗立的古樹,炙黃的燈光設計,還有前方的水龍頭(演員還會打開來喝水洗臉),給我們一個在荒地中的虛擬邁錫尼。其他演員的表演也都在水準之上,只是Kristin Scott Thomas的演出力度太強,其他人不管是對白還是肢體都被削弱了。
        Electra這個角色的殺傷力太強,最後兩個演員死在台上,卻仍然覺得有故事沒說完。回家查了一下,Electra在母親和繼父死掉之後「狂喜而死」,弟弟則因為弒親而被復仇女神追殺。哎呀好一個悲劇,讓我看完戲之後神清氣爽。




        走出劇院之後直奔stage door,old VIC的stage door一點也不隱秘,還有閃亮亮的燈。到的時候已經有幾個人等在外面準備要簽名了。陸陸續續看到其他演員一臉路人的離開,保全人員走上來跟我們說,等一下Kristin出來的時候,希望大家可以排隊一個一個上前。
         Kristin本人其實並不高大,非常瘦,看起來一點也不像50多歲的樣子啊。她說不方便拍照,但是非常細心地問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,並且寫在節目單上(都要流淚了)


後來在網路上發現,當天堵門有人側拍,於是讓我和Kristin意外的合影了。(笑)

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whatsonstage.com/london-theatre/reviews/electra-old-vic-review_35940.html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e_Old_Vic

http://random-scribblings.net/the-crucible-old-vic-review/

http://www.telegraph.co.uk/culture/theatre/theatre-reviews/11133857/Electra-The-Old-Vic-review-thrillingly-unnerving.html

http://www.london-theatreland.co.uk/theatres/old-vic-theatre/electra.php




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

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"Remember,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,
Gunpowder, treason and plot.
I see no reason that gunpowder treason should never be forgot."

        我第一次聽到這段話,是從娜塔麗波曼的嘴裡說出來的,而我坐在漆黑ㄧ片的親親戲院裡。電影的好看程度超出預期,讓我回到家仍然無法從震驚中回復。
        從此V怪客成為我的愛片,劇情,運鏡,演員和裡面層出不窮的典故讓我一遍又一遍重看,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成為我的最愛古典樂曲,為此看完厚厚四大本的「基度山恩仇記」(天啊超級好看)而基本上V就成為一個英雄般的理想存在: 會做早餐給女主角吃,家裡書堆到天花板且到處擺滿古典名畫,會耍刀(這個好像耍帥因素為主)滿嘴莎士比亞的台詞(還引用我最愛的馬克白...)還有好聽的聲音。
        美中不足的,可能是話有點多(笑)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然後我就在前幾個禮拜前發現,哎呀我要在英國過火藥陰謀叛國日了。
        來了英國之後才發現這根本是英國文化宣傳大全 :
        我早餐吃著egg in the basket:

















 電影結尾群眾聚集的Trafalgar square,現在幾乎每週都要經過幾次:













V的家Shadow Gallery基本上就是把整個Nation Gallery搬進來:

















V 發表滔滔不絕振奮人心演講的Piccadilly Circus,是我的西區劇院地盤:













V用來運送炸藥的Tude更是每天跑跳倫敦的必備工具 :


















莎劇台詞幾乎是基本常識了:













   於是我就在這個城市裡,不停地看見熟悉的場景,然後常常自己一個人停在原地,啊的一聲了然於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