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

Music of the night: John Woolrich at 60: 交響樂團Britten Sinfonia

        我對classic music(古典樂)的認識非常粗淺,雖然我一直被誤認有學音樂,家裡也常常放古典音樂會(尤其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)的DVD,但是知道的其實也就那幾首。通常一個城市都會只有一個交響樂團,但是來到倫敦,才發現光是這個城市就有好幾個樂團。也花了一些時間上網找樂團的演出資訊,但是發現明年的柏林愛樂已經被搶購一空之後,加上最近都沒有「認識的曲目」,我就興趣缺缺了。

         所以會去聽這場音樂會也是巧合一場,那周系上請到Britten Sinfonia的負責人來演講,最後他慷慨的表示這周四的演奏會還有剩票,想要去的人只要寫信請他留票即可。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這是我第一次到Barbican centre巴比肯藝術中心,整個藝術中心占地非常大,有劇院,音樂廳,圖書館,電影院,展覽場地,餐廳咖啡廳等等。這座當代粗獷風格的建築坐落在倫敦城北,還是兩個交響樂團的駐團地。原本想趁機好好逛逛,沒想到倫敦地鐵大誤點,尖峰通勤時間大家都擠在月台卻沒車來。搞到最後我出地鐵站就在整個Barbican亂鑽,最後還是因為遇到同學才順利找到音樂廳。

        這次的音樂會是慶祝英國當代作曲家John Woolrich 60大壽所舉辦的,7點半演出正式開演前還有座談和小型演奏會。我對古典樂曲超級不熟,對當代樂曲就更不熟了,所以座談會也是聽的一知半解,但是在演出正式開始,整個管絃樂團坐在台上拉起琴弓時,還是讓我為之驚豔。

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不管是十多人編制的音樂劇樂團,還是40人大編制的歌劇樂團,藏在樂池裡面的他們往往淪為配角,即便我再怎麼努力聽, 還是很容易被舞台上的表演拉走注意力。而在演奏廳裡,就可以全神貫注的「看著」樂團演出。

        其實整場聽下來最讓我驚歎的,是場地音效實在太好!一直一來,表演場地音效最好建材是木材,所以即便像富麗堂皇而古典的皇家歌劇院,地板也一律換成木材,就是為了達到最好的音效。雖然不是大的演奏廳,但是完全把外界的聲音隔絕掉。

        意外的發現這個樂團明年春天要演奏「郭德堡變奏曲」,天啊是我的郭德堡,終於有機會聽到現場演奏了。於是馬上沖到box office買了10鎊的票,現場買還不用booking fee喔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另外很有趣的注意到,中間幾排的位子後面有刻著不同人的名字,這幾周上課的Fundraising馬上在眼前上演了。(笑)


圖片來源:
http://www.coolplaces.co.uk/places/uk/england/london/city/2740-barbican-centr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