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

As we are
















今年是我喜愛的英國作家Charlotte Brontë的誕生200年紀念,那天經過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也剛好遇到紀念特展。我初讀【簡愛Jane Eyre】是在國小三年級的時候,兒童讀本還有注音的那種。直至去年才重新讀了完整譯本,才重新發現簡愛的魅力。

去年夏天我在交完論文之後造訪York,在青年旅館遇見熱愛英國文學的中國女孩,她極力推薦我前往同樣在約克郡的Haworth,是寫出「咆哮山莊」「簡愛」的Bronte姐妹的成長地,英格蘭的荒野給予她們無限靈感,是英國文學中傳奇的一章。

於是我又搭火車又轉公車,終於在天黑前抵達坐落在百年莊園的青年旅館。隔天在鎮上吃了豐盛的早餐,又在包包裡帶了scone,就徒步展開我的荒野之旅。其實健行的人不少,但是荒野太過廣闊,網路訊號又極弱,常常停下腳步就發現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。一開始就走錯路,連問路的人都沒有,總算明白簡愛離開桑德費爾莊園那種落魄和孤苦無依。

後來有幸遇到一對健行的老夫婦,善心的直接開車把我載到Bronte步道的入口。於是我終能沿著這條路,路上到是漫生的石楠,以及要小心避開的羊便便。步道中其中一個景點就是Bronte瀑布,據說Bronte姐妹們每日的散步裡,常常一路走到這裡來,坐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小憩。

一年多來我看過許多風景,英格蘭的鄉村和荒野相比之下,其實沒有特別令人震懾。只是後來我還是常回想起那天三個多小時的健行,沒有太過搶眼的古蹟和景點,我只能一直走一直走,腦中響著Kate Bush的「Wuthering Height」和簡愛,原來這樣安逸的鄉村和多變的荒野,養出了如此色彩鮮明的作品。

“I am not talking to you now 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, conventionalities, nor even of mortal flesh: it is my spirit that addresses your spirit; just as if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, and we stood at God's feet, equal — as we are!”

小時候的我以為簡愛是維多莉亞時代穿著束胸的愛情,對於愛情的敏銳和感知沈悶且內斂。直到我站在荒野裡,才看見她是堅毅環境下的石楠,再辛苦都要開成紫色一片。愛情悠長但應該澎湃,她要站在站在羅徹斯特的面前,宣示自己的獨立與愛。

常有人問我,在愛情裡是對方喜歡我多一些,或是我喜歡他多一些?而每一次我都沈思許久無法回答。因為我根本無法感覺,從來就沒有高下。不用討好,不用委屈也不用特意追求,愛情自來。因此我們終能跨越國籍,文化,身高以及年齡,平等地站在一起。

As we are, my darling. As we are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